<font id="7n31j"></font>

    <sub id="7n31j"><font id="7n31j"><dfn id="7n31j"></dfn></font></sub>
    <i id="7n31j"></i>

    <track id="7n31j"></track>
    <ruby id="7n31j"><pre id="7n31j"><nobr id="7n31j"></nobr></pre></ruby>
    <strike id="7n31j"></strike>
    <form id="7n31j"><th id="7n31j"><listing id="7n31j"></listing></th></form>
    <meter id="7n31j"><dfn id="7n31j"><cite id="7n31j"></cite></dfn></meter>
      <span id="7n31j"></span><listing id="7n31j"><var id="7n31j"></var></listing>

              <address id="7n31j"></address>

              杭州佳才人力資源管理
              企業服務 放心的好幫手

              您的專業企業顧問

              • 1
              • 2

              人力資源

                        一站式服務

              勞務派遣         勞務外包

              人事代理         招聘直聘

              社保代繳         獵頭服務

              離職補償怎么算?需要交稅嗎?一文看懂!
              2022-9-14
              來源:未知
              點擊數:  254        作者:未知
              • 今年以來

                不少企業迎來了裁員潮

                從行業大廠到行業獨角獸

                過不多久,就會傳來業務調整的新聞

                廣大打工人,在關注這個艱難時刻的同時

                也在暗暗盤算離職補償金究竟怎么領

                網傳的各種N+X到底如何計算

                獲得的賠償究竟需要交多少稅

                今天就讓小編給你整理一下~

                01

                什么情況下

                企業需要支付離職補償金?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24條、第26條、第27條的規定,符合以下12種情形的勞動關系解除,公司都應該支付經濟補償:

                (1)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

                (2)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提前解除事實勞動關系的;

                (4)用人單位以暴力、脅迫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導致勞動者辭職的;

                (5)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導致勞動者辭職的;

                (6)用人單位拒不支付加班加點工資或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7)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8)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9)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10)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11)勞動合同期內用人單位破產或者解散的;

                (12)勞動合同終止,地方有特殊規定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

                02

                離職補償金如何計算?

                各種裁員信息中,都提到了N、N+1、N+2、2N等等,那么離職補償金究竟如何計算,N又是如何確定的呢?

                (一)N如何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47條規定:

                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按照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公司工作了1年零2天,N應該是1.5,而不是1哦。如果是工作了2年6個月零1天,N就應該為3。

                (二)“月工資”標準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47條規定: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7條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 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

                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

                大家一直關注的 年終獎、績效、獎金等算不算如月工資收入,這里法條給了明確的認定, 都是算的。

                同時法條也給出了“月工資” 的上下限, 上限是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下限為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另外,需要特別提醒:如果你是2008年前就在用人單位工作,由于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施行,計算離職補償金時要分段計算。

                03

                N、N+1、2N……哪種賠償是合理的?

                企業由于種種原因,終止與員工的勞動關系,提供的經濟賠償額度,原則上需要雙方協商一致。法律規定了賠償的下限,但公司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供更優厚的離職補償。

                2N: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87條規定: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N+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40條規定, 以下三種情形,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即支付N+1:

                1.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 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3. 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另外,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47條規定,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 不超過十二年。也就是說, 離職補償金其實是有上限的。

                當然,像大家看到的N+3,N+6,N+8這種更高的離職補償金,以及支付補償金上不封頂的政策等,就是企業比較好啦~

                04

                離職補償金需要繳稅嗎?

                領到了離職補償金,不少打工人開始琢磨, 到底要不要交個稅?

                答案是:要,又不完全要。

                根據 《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規定, 離職補償金有一定的免征額度,超過部分才需要交。

                01

                免征標準

                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 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

                02

                個稅計算

                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計算公式為:

                離職經濟補償金個稅=(離職經濟補償金-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X稅率—速算扣除數

                附: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

                (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適用)

              N

              新聞動態

              NEWS
              杭州佳才人力資源管理

              企業服務 放心的好幫手


              地址:杭州江干區九州路15號錢塘智慧城8幢10F

              電話:0571-88020451 0571-88020431 郵箱:jchr01@zjhuman.com  

              工信部備案號: 浙ICP備1104602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1802000413號

              杭州就業網    杭州勞務派遣服務機構,公司報價,收費,靠譜

              • 杭州就業網 杭州勞務公司 杭州人力資源 余杭社保代理 蕭山社保代理 余杭勞務派遣 蕭山勞務外包 杭州勞務外包 杭州就業網 余杭人力資源
              亚洲精品在线